63%农村孩子无缘高中,社会二元制下的残酷现实

你是否想过,63%的农村孩子从未踏足过高中的门槛,这是一个残酷却真实的统计数字。这不仅是痛心的现实,也是我长久以来想提及却犹豫的话题,因为它揭露了社会的深层次问题。

图片[1]-63%农村孩子无缘高中,社会二元制下的残酷现实-爱分享资源网

我国是一个二元制的国家,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:一极是廉价劳动力,另一极是中产及以上消费群体。为了维持这种结构,我们设定了50%的高中入学率政策,意味着无论学业成绩如何,至少有一半的人无法进入高中学习。高中到大学的升学率大约是60%,包括大专在内,这意味着全国仅有40%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大专以上的教育,而剩下的60%则可能只能进入廉价劳动力市场。

这种设计背后的逻辑是,通过控制学历门槛,我们可以确保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供应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社会的评价和招聘体系都对学历提出了严格要求。没有大学学历,许多年轻人可能会发现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几乎毫无选择,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。

对于那些未能进入大学的66%的年轻人来说,他们面临的就业选择往往局限于工厂、餐厅、保洁、工地等体力劳动岗位,或者是选择成为灵活就业人员,比如学习理发或挖掘机等技能。

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国尚未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原因之一。当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时,他对收入的期望值也会随之上升。而教育水平较低的人,往往会对自己的未来持有较低的期望值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,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以郑州某中学为例,高中率高达65%,而农村的高中率仅为37%,大学率更是低至17%。

近年来,一些城市降低了落户标准,要求落户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且年龄不超过35岁,或者购房即可落户。这些看似宽松的标准实际上却将大部分人口拒之门外,因为60%的人口并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。这意味着他们在这个城市只能从事低薪工作,随着年龄增长,最终只能返回农村依靠农保生活。农保通常仅覆盖县级医院的医疗和60岁以后每月150元的生活费,这使得农村老年人不得不继续工作以维持生计。

购房也是一种落户途径,但我们必须认识到,国内的房产市场附加了大量的税费。购房意味着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,而这恰恰也是落户所必须付出的代价。

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,通过学历和户口制度,社会得以持续产生廉价劳动力。如果你渴望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,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成为了必经之路。这既是社会运行的本质,也是我们在面对现实时所必须正视的挑战。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温馨提示:由于项目或工具都有失效性,如遇到不能做的项目或不能使用的工具,可以根据关键词在站点搜索相关内容,查看最近更新的或者在网页底部给我们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785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