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均存款达到11万元,这份一季度的数据引发了广泛讨论。许多网友感叹,不禁怀疑自己是否拖了后腿。更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:一季度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39元,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35.9%。面对这样高速的增长,是否有一种“虽败犹荣”的感觉?落后于平均水平并不丢脸,这并非你的错,而是时代主题演变成了K型复苏。
疫情之后,美联储实施无限量印钞,全球多国央行纷纷采取宽松政策。大量货币通过抬高资产价格的方式流入了富人的口袋。尽管随后加息,情况已难以逆转。生活消费乃至生产方式的变化,新兴科技的崛起以及传统行业的加速衰退,都导致了需求下滑和竞争加剧。最终不同地区、不同行业、不同群体之间的复苏呈现出了不均衡的状态。例如科技企业和大型电商平台复苏较快,而小微企业和低附加值制造业则持续处于低迷状态。一些白领和蓝领的收入并未显著提高,部分中产阶级的财富因楼市和股市而缩水。
近几年,人均存款和收入的大幅增长,实际上是少数富人的拉动效应。这种K型复苏导致的消费模式也是局部的消费升级和普遍的消费降级。畅销品要么是高端奢侈品,要么是性价比极高的便宜商品。在线购物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大量商品,这在传统超市时代难以想象。
这种消费降级并非没有好处。它改变了由品牌和商家主导的卖方市场。过去几年,“消费升级”是一种流行语,但许多所谓的“升级”只不过是商家和平台联手制造的幻觉,消费者在无选择的情况下被迫接受高价商品。现在随着商品和渠道的过剩,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,平台也开始将服务重心从商家转向消费者。这是一个自我纠正的过程,各国都有经历。例如,像芒格所推崇的零售商Costco就承诺限制商品定价,确保绝大多数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%。
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来降低成本,以在国内外市场中夺回优势。如同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中,像丰田、优衣库、索尼等企业逆势崛起,注重成本控制和高效管理。这些企业甚至在工厂中安装数百台电表,实时监控电费,用机器人将模具更换时间缩短,追求极致的性价比。
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,有科技、有创意或有理想的国货品牌可能会逆势崛起,走向世界。经济问题归结为两点:如何让有钱人消费,以及如何让没有钱的人赚钱。没有消费的财富转移不仅需要服务业的发展,还需要国货品牌的逆袭。只有当有钱人不再出国购买奢侈品时,我们的内需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