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位粉丝向我求助。他今年毕业于一所二本大学,找到了一份看似不错的工作,在二线城市,如果勤加加班,月薪能达到七八千元。然而,他发现自己无法继续这样的生活,因为工作到很晚,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和规划未来,同时感觉前途渺茫,因为老板总是许诺却不兑现。
了解更多详情后,我发现这种情况相当普遍,因此我决定撰写此文。根据数据,202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为900万,相较于2013年的700万,数字明显上升。但就业岗位并未同步增长,近两年经济不振,多个行业如旅游、航空、房产、教育、餐饮、影视及娱乐业均受重创。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减少,消费能力及意愿随之下降,影响了其他所有行业。
社会上有这样的评论:每年新入职的年轻人,尽管业务能力一般,但因经验少,愿意做出无回报的努力,成为“优质韭菜”。企业和整体经济都从中受益。现在流行在35岁前解雇员工,好像这个年龄就是人生的分界线。
对于非体制内的打工人,形势并不乐观。我曾提到,对于那些有想法、有活力的人,尝试不同的职业道路是必要的,不必从大学直至退休一直沿袭同一条路。
自我大学毕业8年来,我发现至少20%的同专业毕业生并非走传统职业路线。在这20%中,至少一半人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公司。那么,如何找到竞争较小、内卷较轻的职业道路呢?
我提倡“多维度成长”理论。一旦实践,你就能轻松超越同龄人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如果将某专业或技能掌握到80分,其他同龄人大致也在这个水平。要想脱颖而出,就必须全力以赴,将自己的能力提升至85分或90分,但这一过程极为艰难。
当本科生遍地都是时,你需要考研来提升自己的价值;硕士泛滥时,考博或出国成为选择。职场也是一样,如果你每天愿意加班一小时,别人可能会加班两小时。
因此要想跳出内卷循环,必须开辟新径,多维度学习和成长。调查显示,月收入超过5万元的人群中,仅10%是高级打工者。这些人毕业于名校,进入大公司,加班努力,但工作时间过长,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。
实例表明,早期意识到仅靠大学所学难以维生的人,开始学习其他领域知识。比如,一位朋友毕业于传媒大学,毕业前担心找工作,尽管他非常优秀。他最终选择在新媒体上培养粉丝,利用喜马拉雅FM的推荐机制快速增粉,很快积累了大量粉丝,并与同学一起创建了工作室,年收入迅速增长。
他们之所以能在年轻时期摆脱同龄人的竞争,就是因为他们在多个维度上进行了学习和成长,而不是仅在一个领域内苦苦挣扎。这种多维度的结合释放了巨大能量,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升为高收入群体。
无论你的专业或行业如何,你都需要明确自己面前有两条路:要么深耕一领域,成为行业领军人物;要么多面开花,学习新领域知识,与自己的专业或特长结合。选择后者时,应从有成果的人那里学习。
记住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通过交换得来的。你需要思考自己可以提供什么作为交换的筹码。一旦找到,就去市场上交换,快速吸取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,很快你会发现自己已远远领先于同龄人。